日前,科技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依托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在核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对引领我国核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国防安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10月26日,第十五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主任姜大明,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国务院参事张洪涛等出席颁奖仪式。

  10月24日,地球深部探测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本次研讨会旨在交流最新地球深部探测成果,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与合作内容,研讨我国地球深部探测新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探索实施自然资源管理向地下空间延拓、综合利用深部地下资源能源的途径,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与中国恩菲共同主办的“2018矿业前沿与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会暨首届智能矿业国际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生态矿业、深部开采、智能采矿为主题,与会代表就“金属矿采矿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矿山技术与智能采掘设备的发展与应用”两大方向展开讨论。

  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矿产资源国走势分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2018年和2019年增速从3.9%下调至3.7%。

  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将于11月19日~21日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大会由联合国主办,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承办,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UN-GGIM)为大会提供指导。

  本报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常钦)15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承办的“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开幕。会议旨在总结“化学地球”启动以来取得的工作进展,交流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在资源评价、环境、健康、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日前发布了《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采矿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1.8亿元。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列头两位,分别为148.9亿元和57.3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7.3亿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1.2亿元;非金属矿采选业为1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