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青年地质大会在福州召开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3-04-19

       青年地质工作者要响应时代和国家的召唤,在实现‘中国梦’和‘地质强国梦’的实践中,面向地质找矿主战场,争做地质找矿先锋和生力军,凝心聚力,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建功立业成才,做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4月17日~18日,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第一届青年地质大会发出上述呼吁。

  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国务院参事张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福建省地矿局局长邵旭、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何南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有关人士,以及420多名青年地质工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

  青年是地质战线的生力军,是中国地质事业的未来。地质界的前辈在讲话中对青年地质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的责任、担当与成长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要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中国梦”的起航需要地质工作的先行和强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迫切需要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的热情参与和积极贡献。青年地质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在地质找矿的主战场,勇于创新、投身实践、自觉奉献,聚焦地质科技前沿,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在找矿突破中实现理想,建功立业。二是要脚踏实地,实干兴邦。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要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坚持勤奋学习,重视实践,跋涉于山水,奋斗于天地,要谦虚谨慎,克服浮躁心态,向老一辈地质学家虚心学习请教。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也要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传帮带,支持青年人成长。三是纵横捭阖,广泛合作。地质工作是在“同一地球,同一地质”上的工作,既要立足国内还要走向国际,更需要各行各业协同攻关。因此,青年人要发扬新时期的团队精神,广泛交流、合作,凝心聚力,实现“地质强国梦”。四是搭建平台,促人才脱颖而出。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工委要紧密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与地质事业改革发展大局相结合,与地质科研、地质找矿任务相结合,与青年地质工作者成长成才的要求相结合,引导鼓励青年地质工作者立足岗位、勤奋敬业,争当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同时不断健全青年地质人才的评价、举荐和激励机制,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

  据介绍,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70余篇。围绕“青年地质工作者——争做找矿先锋”的主题,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的专家和6位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杰出的青年做了大会主题报告。来自不同行业科研与生产一线的200多名科学家、青年地质工作者做专题交流发言。会上,20篇论文获得大会优秀论文奖;中化矿山地质总局、新疆地质学会等15家单位获得学术活动优秀组织奖;代涛、焦森等10位同志获得组织学术活动先进个人奖;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翁朝峰,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张继林、江西翔麟矿业公司廖子庆获得大会特别贡献奖。会后,与会者还赴武夷山重要成矿带中典型矿山展开了实地考察研讨。

  据介绍,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历经12年的停办之后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于2012年恢复建立。第四届青工委主任丰成友告诉记者,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田雪莲)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3年11月2 -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于北京举行

来源:中国矿业报 出处:中国网 时间:2013-04-17

      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及流通领域的国际盛会,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此次大会是自2002年以来第十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煤炭专业国际性会议。

       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英国国际煤炭会议公司共同组织的第11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于4月16至17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举行。

       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及流通领域的国际盛会,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此次大会是自2002年以来第十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煤炭专业国际性会议。

       来自国内外煤炭生产、服务及消费企业包括冶金、电力、化工、航运、交通等行业的高层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齐聚北京,结合国家煤炭行业发展动态,以世界煤炭工业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煤炭运销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动态为切入点,涵盖政策解读、行业研究、市场展望、煤炭贸易和中外合作五个方面,就“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发展机遇、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动力煤进出口市场分析、焦煤的供需变化、国际钢铁市场与煤炭贸易的相互影响、海外投资中国市场的战略分析和煤炭供应链等关键性问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探讨。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王树鹤等相关政府、协会等领导与会并作重要演讲,国内外知名煤炭企业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有喜、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根贵、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翟桂武及中外电力、钢铁、航运等煤炭衍生行业相关领导和专家到会发言。

       同期举办的煤炭展览会也是大会框架下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构建企业交流平台并向煤炭及能源市场推介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最佳契机。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3年11月2 -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我国跻身世界地壳深部探测大国行列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3-04-17

    “在深部探测研究领域,中国基本实现了‘与世界同行’。”4月16日,在京召开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2012年度成果汇报交流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徐德明一席话,让与会的数百名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出席汇报会。

  据介绍,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启动于2008年,是“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计划项目。5年来,国土资源部组织近万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施工人员参与专项并取得丰硕成果:全面完成了6000多公里的深反射地震剖面,使我国跻身世界地壳深部探测大国行列;第一次建立了覆盖全国大陆的大地电磁标准网和地球化学基准网;第一次系统建立了复杂大陆岩石圈、地壳深部立体探测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大型矿集区立体探测技术方法体系和示范区,矿集区“透明化”技术日臻完善;第一次在我国建立了最大规模的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平台,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深孔地应力监测区域网,为我国地壳活动性监测和地震预警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系统组织实施了国内深部探测关键仪器和重大装备研发,为我国深部探测装备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钻探创造了多项区域矿产资源勘探深度纪录,探测发现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找矿线索,有力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同时,专项还取得了一批重大发现,为解决我国大陆地壳与岩石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探索出了一整套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的管理运行模式,制定了科学探测与科学普及并行的表达方式、数据共享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新模式。 

  徐德明在讲话中指出,深部探测专项的成功实施,加快了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迈进的步伐,在深部探测研究领域,中国基本实现了“与世界同行”。同时,“地壳探测工程”实施的条件也已具备和成熟。国土资源部将进一步完善“地壳探测工程”实施方案,力争早日启动实施,以提升缓解资源、环境和灾害压力的能力。 

  今年是深部探测专项实施的最后一年,徐德明强调要着重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做好专项总结和成果验收工作,着重说明深部专项技术进步与重大科学发现在实际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地球科学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专项结束划上圆满句号;二是进一步紧紧围绕能源、矿产资源的大发现、大突破,大幅度提升深部探测能力,加快实验、示范进程,为全面部署油气深层勘探、开辟金属矿第二找矿空间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三是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四是继续坚持开放的运行体制,形成多部门联合、多学科综合、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五是尽快完成深部探测技术准备和人才储备,建立支撑地球深部探测的技术体系,为我国入地计划奠定基础。 

  在为期三天的汇报交流会上,与会人员将围绕相关科技工作进展进行交流。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委代表,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事业单位负责人,院士专家、专项研究人员出席会议。(刘维/周飞飞/ 徐丛荣)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3年11月2 -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举行“页岩气革命”分论坛
能源巨头支招中国页岩气开发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3-04-09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页岩气革命:改变供需格局的新力量”分论坛日前举行。能源巨头及中国能源专家纷纷发声,表示看好中国页岩气开发。

  太平洋能源发展公司董事长弗兰克·英格沙利表示,从1982年至今,美国保持全球最大进口国位置屹立不倒,但中国已从出口国变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同时,2011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页岩气的开发将给中国带来更多机会。”弗兰克表示,他期待中国页岩气能像美国一样做到自给自足。

  美国国务院经济、能源及农业事务副国务卿罗伯特·霍尔迈茨认为,北美页岩气、页岩油方面的成果在其他国家可以复制。美国的页岩气发展主要在于其充足的资源,而中国同样具有页岩气资源。

  美银美林中国区主席暨行政总裁任克英直呼:“中国页岩气的未来应是十分光明的”。据相关报告显示,中国的页岩气可采资源是1275万亿立方英尺(即36万亿立方米)。任克英称,这个数字与美国储量相当,希望政府在鼓励开发、定价机制等方面予以有力支持。

  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也表示,目前中国页岩气最大的优势在于雄厚的储量。

  尽管中国的页岩气储量受到多方肯定,但中国的能源专家也坦言中国在页岩气开采上受到“制约”。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高自民直言:“复制美国页岩气开发没那么容易。”他表示,受喜马拉雅山的影响,中国页岩气的地质分布条件比美国复杂,此外还需考虑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张国宝坦陈,中国的页岩气平均埋藏深度比美国深,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及调查研究力度。

  在开采技术上,美国能源部代理副部长、政策国际事务部助理部长大卫·桑德罗表示,美国的技术公司很愿意到中国来。

  在资金方面,张国宝说:“这不是主要问题,中国的能源企业相对比较充裕,民营企业也参与了进来”。(刘辰瑶)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3年11月2 -5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时间:2012-03-28

  全国工商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单位领导出席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民营企业座谈会。(赵心浩 摄  陈卉 编)

  3月28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全国工商联在京联合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民营企业座谈会,邀请我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参加,重点围绕民营企业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如何发挥作用,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主持会议,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奇鸣介绍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沧龙等6位企业家代表作了发言,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就如何发挥民营企业作用提出意见建议。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孙安民、副秘书长欧阳晓明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业联合会负责人参加会议。(陈卉 赵心浩 褚宏丽)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1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共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政府部门、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矿业服务商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参展,比上届增加650余人; 共有382家国内外展商参展,比上届增长38%,展览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1倍,标准展位数1050个,比上届增长60%;共推出23个论坛和7场项目推介会;大会推出了425个推介会洽谈项目,比去年增长了32.81%。在大会组织的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上,共有55个项目在项目对接仪式上签约,金额达到157亿元,比上届高出40亿元,增幅达34.19%。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安哥拉等19个国家(地区)的23名矿业部部长、副部长以及驻华大使等40多名国外贵宾出席了本届大会。大会同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家媒体、200多名记者对大会进行了报道。从参会人数、展商、展位规模比较,2011年的大会均创历届新高。   2012(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2年11月4 -6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汪民在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第

58

届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倡议

建立

CCOP

成员国地调局长磋商机制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 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2-03-27

  3月26日,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第58届指导委员会会议在中国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会上倡议,建立CCOP成员国地质调查局长磋商机制,进一步促进地学研究交流,推动区域地学发展。

  汪民说,中国作为CCOP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一直积极参与其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其联合在中国举办了多个领域的研讨会和培训班,并力所能及地为CCOP和其他成员国提供经费资助和技术支持。汪民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CCOP有关活动,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与成员国、项目合作国和有关国际组织、机构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油气、固体矿产、地下水、地质环境和地学信息等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与交流。

  汪民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正进行深度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CCOP的发展面临着项目和资金短缺的突出矛盾。如何应对当前的不确定性,实现CCOP可持续发展,是本次指导委员会思考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思路,开拓进取。

  为此,汪民倡议建立CCOP成员国地质调查局长磋商机制。利用CCOP年会、在中国天津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中国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矿业博览会平台,讨论商定重要地学合作与研究项目;共同开展油气资源研究、跨国界成矿带对比研究、矿产资源评价、地下水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地学信息技术与管理,风险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

  本届CCOP指导委员会会议将回顾2011年工作,讨论确定2012年工作计划、项目建议、新开项目、工作经费预算及下一届 CCOP年会和指导委员会会议召开地点等。13个成员国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CCOP成立于1966年,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唯一的政府间地学国际组织,指导委员会是该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常任代表组成。(王少勇)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1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共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政府部门、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矿业服务商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参展,比上届增加650余人; 共有382家国内外展商参展,比上届增长38%,展览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1倍,标准展位数1050个,比上届增长60%;共推出23个论坛和7场项目推介会;大会推出了425个推介会洽谈项目,比去年增长了32.81%。在大会组织的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上,共有55个项目在项目对接仪式上签约,金额达到157亿元,比上届高出40亿元,增幅达34.19%。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安哥拉等19个国家(地区)的23名矿业部部长、副部长以及驻华大使等40多名国外贵宾出席了本届大会。大会同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家媒体、200多名记者对大会进行了报道。从参会人数、展商、展位规模比较,2011年的大会均创历届新高。   2012(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2年11月4 -6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