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地学合作携手前行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10-22

  “我国积极倡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立丝路基金,合作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入开展投资贸易合作和互联互通建设。”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向与会者介绍。

  事实上,目前我国已会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地学研究和地质调查,编制发布了《亚洲地下水序列图》等合作研究成果,服务沿线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走廊建设。

  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门组织召开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专题讨论会,组织了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蒙古、越南等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与会者介绍各自国家的矿业投资机会及地学合作设想。

  与此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和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相关专家和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一带一路”相关进展及未来展望。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望,需要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惠互利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做到区域互相完善、互联互通达到先进水平。”主持论坛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总工室主任严光生如是说。

  

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50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重点合作领域包括地质填图、矿产资源评价、水文地质、全球变化、南极地质、月球探测。”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主任吴珍汉谈到。

  据介绍,为了促进国际合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在广西桂林依托岩溶地质研究所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冠名的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河北廊坊依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建设全球尺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这将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二个UNESCO二类研究中心。

  除了这两个研究中心外,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立的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目前已作为我国首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成为国际U-Pb同位素实验研究中心。

  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立的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接纳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专家来华开展合作研究,成为国际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地球科学发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还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化学填图;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组织开展造山作用、深部过程、成矿作用、全球变化、地下水循环、地质灾害、岩溶碳循环合作研究;合作开展地学信息系统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公园规划管理及学术研讨等活动。

  中国地质调查局参与国际深部钻探计划,联合资助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项目,并将钻探的样品免费提供给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研究。

  中-美-德-加多国联合开展横穿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深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该项目成为国际地球科学界非常著名的INDEPTH计划。

  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及地球化学填图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津巴布韦地质调查局合作,联合开展地球化学填图,发现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金矿床。

  

九大计划提供国际合作重要机遇

  据吴珍汉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2016年~2020年实施九大计划,这将为拓展国际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学合作提供重要机遇。

  据称,“一带一路”沿线将组织实施地质调查三大工程,包括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全球地球化学与遥感调查工程以及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综合与服务工程。

  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加大力度建设和运行国际与区域地学研究中心,将依托国际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UNNESCO研究中心、IUGS、CCOP)及重要会议(如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扩大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等人员交流。

  “我们将继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正在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他表示。

  

不断推进区域地学领域合作交流

  东南亚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林方成博士作了关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学合作现状与展望的报告。

  据介绍,我国同东盟国家在很多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其中,矿业领域是重要的一个合作方面。目前,国土资源部与柬埔寨工业矿产能源部签署了合作愿景备忘录,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与老挝地质矿产局、越南矿产资源总局、泰国矿产资源局、印尼地质局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这些协议的签订为开展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林方成介绍,根据合作协议,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同老挝合作开展老挝北部地质地球化学填图,与印尼合作开展苏门答腊岛调查,与泰国合作开展岩溶地质研究和编图合作等。

  据称,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15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上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的倡议。该中心功能定位于搭建三大合作平台,包括地学信息集成与共享平台、地学研究与地质调查合作平台、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平台。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渊则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各国地学合作的进展与展望。据了解,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我国组建了国土资源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

  他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丰富,被誉为21世纪全球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相关各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尤为重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为上合组织增加了活力。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分重视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高层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十分频繁。

  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姚华舟还作了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地学合作与进展的报告。“从2005年开始,截至目前,我国共开展了26个项目,有商务部援外项目,也有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涵盖地质矿产评价、地质研究、勘探评价等多方面内容。”姚华舟表示。(张立)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中银国际呼吁构建“区域矿业发展共同体”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10-22

  全球经济仍然处在错综复杂的再调整和再平衡过程中,整体维持温和复苏态势,但各经济体走势分化。在此背景下,全球矿业企业普遍压缩产能与资本支出,加快资产重组和业务转型,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缓解盈利压力,这是矿业企业应对经济周期而竞争生存的必然选择。这有利于重塑生产率和竞争力,为下一轮扩张周期的到来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企稳态势明显,“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为中国及沿线区域国家矿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李彤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推动亚太地区开放融合和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和沿线其他地区矿业企业的跨境商业活动将持续增长。这将刺激对跨境资源配置、投融资、信息处理、风险管理和激励机制的需求。这对区域内金融业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区域内金融业深化发展创造了大机遇。

  李彤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矿业企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平台,并呼吁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区域矿业发展共同体”,形成矿业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同时建立统一的区域协调组织,统筹区域内矿业生产、贸易、投资政策,促进矿业产业要素自由流动,提升矿业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区内矿业产业和整体经济利益,形成区域国际化矿业市场,参与国际矿业定价和贸易规则制定,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投资、金融秩序。

  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力平台,并长期关注中国和全球矿业成长与产业整合,努力为矿业企业搭建优质的国际化、综合化、一体化金融平台,提供全方位资本运作支持。中银国际曾协助中国海洋石油、中国黄金国际、湖南有色金属、新疆新鑫矿业、河南灵宝黄金、加拿大阳光油砂、俄罗斯铝业、马来西亚优库资源等大中型矿业资源类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中银国际还作为融资顾问协助五矿联合体收购秘鲁Las Bambas铜矿项目,作为安排行协助金川集团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及金川国际重组Metorex,成功完成了多个矿业资本市场里程碑项目。

  中银国际在全球大宗商品领域处于中资同业领先地位。日前,中银国际已获得伦敦金属交易所、欧洲洲际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及纽约金属交易所等多家国际商品交易所的清算会员资格。2015年,中银国际与彭博新闻社合作发布 “中银国际原油指数”,成为首个发布国际性基准商品指数的中资金融机构;完成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首笔人民币质押交易,成为该交易所宣布接纳人民币为交易质押品后首家完成上述交易的机构。 (李平)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新常态孕育新机会

---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主题论坛现场直击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0-22

  10月21日,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结束之后,中国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主持了大会主题论坛,4名行业领袖、经济学家围绕大会主题“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进行演讲。他们针对当前全球经济和矿业发展的现状、形势与趋势,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彭齐鸣认为,这些见解为国际矿业界深刻把握全球经济和矿业发展态势,坚定未来发展信心,促进全球矿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矿产品价格回归合理价位,需要的时间比预想要长得多”

  “全球经济还在经历深度调整,矿业领域面临需求不足、融资障碍、盈利困难等挑战,传统动力有所减弱,新兴动力还在生成,全球矿业的供需结构、产业链格局、贸易及投资条件等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分析当前全球矿业形势,丝路基金副总经理司欣波直言。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认为,仍然指望中国的增长拉动全球矿产的增长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不少矿业同仁指望这次矿业寒冬像2008年、2009年那样过去,这也是不可能的,整个消费需求已经到了“天花板”的状态。据他介绍,矿业利润2012年就呈现下降的趋势。2015年1~8月矿业利润下降57%。大多数矿业公司在价格暴跌的情况下仍扩大产能,未来3~5年矿产品的价格会在现在的价格上下波动,甚至个别矿种有继续探底的可能。

  “实现矿产品价格回归到合理价位,需要的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要长得多。”他认为,需求不振对矿业有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增长方式从大量资源消耗为代价的量的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的质的增长,经济增长从过去以第二产业为主转为以第三产业为主,从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和金属材料影响极大;矿产品需求增长显著减缓,过去矿业繁荣时期形成的巨大产能,在不断释放,大宗商品具有部分金属属性,而市场对未来没有良好预期,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四矿”(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将会重新出现;过剩产能消失和产量大幅度减少。

  “中国矿业先天不足,保生存是首要目标。”他提出,应对之策,要苦练内功、控制成本,改革和调整矿业高潮时形成的管理体系,紧缩各种开支。矿业相关管理部门和财税管理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改革措施,帮助企业渡过目前的困难。

  “新常态孕育大机会,矿企要大胆‘走出去’”

  尽管形势严峻,但大家更多的是看到了当前形势下的积极因素。

  “新常态孕育大机会。”陈景河提出五方面论据:一是中国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即使5%也是不错的速度;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南亚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崛起,特别是他们处于工业化时期,对矿物原料需求有很大增长;三是美国等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都得靠原料需求提供支撑;四是现在很多矿产品的成本在现金成本附近,很多高于综合成本,而且矿山开采的资本投入与建设投资都比过去要多得多,所以矿产品的下跌空间有限;五是矿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日趋活跃,中国将成为新时期全球矿业市场最活跃的力量之一。

  司欣波表达了类似观点:严峻的市场形势为矿业行业带来压力,也为矿业企业提供了更多整合重组的需求与机遇。据他介绍,大型国际矿业企业更多使用资产并购和重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营质量,降低运营风险。有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矿业并购交易23宗,二季度为35宗,一季度金属资源相关的并购金额为29.3亿美元,二季度上升两倍,超过65亿美元。一些矿产资源国家为遏制经济下行、提高其矿业竞争力,采取修改矿法、调整税费、加快审批等措施,改善其矿业投资环境,呈现出矿业监管宽松化的新动向。这为矿业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及投资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中国矿业企业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先进矿业开发技术的创新、应用及成本控制。二是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在国际前列。三是在小型复杂矿床的开采有自身的特点。” 陈景河说,“中国部分优秀企业具备参与全球矿业竞争的条件。当然中国矿企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不多,教训和代价不少。但我们不能过分的谴责这些矿业的先行者,矿业巨头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中国矿业目前缺乏国际运营的人才和经验,这些只能在实践中解决,只能边干边学。”

  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高级基金经理李山泉也认为,国内矿企在资本、技术、管理上占有优势,尤其是政府支持力度非常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为矿企海外发展增加了便利条件。

  “‘一带一路’为矿企‘走出去’指明了方向”

  “走出去”,不能盲目。

  对于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李山泉提出了建议:一是科学决策离不开信息,要建立或购买全球矿业的数据库。二是在掌握数据库的基础上,对矿业上市公司的动态进行追踪。三是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对可能感兴趣的国家与地区的相关矿业项目进行重点追踪。四是对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应该尝试少量持股,以便了解项目的更多详情。五是学会合资与合作。

  “很多时候你不一定要控股,有时候我们走弯路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想控股。但控股与控制资源是两回事,学会合资与合作,在获取资源上其实非常重要。”李山泉认为,民营企业与混合所有制在海外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国企的背景有时候会成为竞争对手的一种说辞。

  陈景河认为,“一带一路”为矿企“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矿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希望政府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国企业应该虚心向国际先进同行学习,高度重视社区的和谐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抱团出海,避免恶性竞争。“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如果中国没有审时度势,培育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跨国矿业集团,就是重大的失败。”陈景河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资本全面进入全球资本市场指日可待,中国矿业将大有作为。

  世界银行集团全球能源和采掘业行动高级总监安妮塔·乔治女士表示,世界上很多矿业国家30%的GDP来自矿业,矿业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矿业低迷期,应该加大改革,通过创新、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降低成本,让矿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当地老百姓。她表示,世界银行可以为矿企“走出去”发展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程秀娟)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2015矿业大会主题论坛开启

新常态下寻找矿业发展新路径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5-10-22

  10月21日上午,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结束后,由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主持召开了大会主题论坛。来自金融业、矿山企业等行业的专家围绕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国际矿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经济新常态下矿业的新机遇、新发展展开了讨论。

  国家开发银行青海分行原副行长、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理司欣波表示,目前矿业发展的现状不乐观,因为全球经济还在深度调整,矿业领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历史经验表明,矿业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方式与世界经济格局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对矿业行业的兴衰演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表示,全球矿业已在深度调整中显示出未来的几个趋势性特征。首先是持续低迷,尚未出现好转的迹象;其次,全球矿业、地勘业从传统的矿业大国逐步向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和空白区域扩大;再次,矿业领域的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标准日益严格,提高了矿业投资合作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压力;最后,行业低迷伴随着监管的宽松化,促使国际矿业领域的并购和重组更加活跃。

  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高级基金经理李山泉从矿业的特殊性与投资,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相关建议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展望几个方面谈了他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看法和体会。他表示,矿业本身具有长周期的特点,表现在项目本身的长周期,投资的长周期以及行业自身规律的长周期。这主要是由资源的有限性造成的。另外,矿业生产企业很难个性化,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比资源的质量之外就是比管理水平,创新很艰难。矿业企业的规模效益不明显,企业兼并大多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的。此外,矿业的特殊性还表现在矿业产品的定价权不取决于单一的生产者,也不取决于单一的使用者,每个生产者几乎都被动的接受国际市场的价格,在价格上的回旋余地不大。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表示,当下正处在矿业的寒冬,而且不知道寒冬要持续多久。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在减缓,且工业化基本上已经到了中后期阶段,未来发展以服务业为主,这对矿业来说并不是好事。中国矿业行业整体“先天不足”,矿山大多规模较小,品位较低,开采难度较大,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其他行业来比较低,即使一些大企业也“大而不强”。因此,新常态下,矿业发展必须要先保生存,再谋求发展;苦练内功,控制成本;改革和调整矿业既成的行业体系,紧缩各种开支。(刘晓慧)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多些理性更重要

---写在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之际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出处: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5-10-22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又开幕了。经过近3年等待,业界对矿业回暖的期盼更加热切。这种期盼亦喜亦忧。喜的是,中国矿业形势已出现回暖向好的势头。忧的是,“暖冬”似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全球矿业回顾与展望》,中国矿业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一则,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市场;二则,2015 年上半年除水泥和平板玻璃外,其他矿产品产量均小幅上升;三则,矿产品贸易仍有小幅上升。这份成果显示,矿业市场已出现与过去不同的特点,大宗矿产品需求不足、供应过剩,但以锂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矿产需求增速加快。

  不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提出,“暖冬”形势还会持续,矿业市场真正的反弹要在未来两三年左右才会出现。

  对中国矿业界而言,持续“低温”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它能让业界、政府和社会更加清醒、更加理性,将有利于中国矿业由大到强的步伐走得更加稳健。

  改革开放后,中国矿业大致经历了两个升降周期。其中两次上升期,尽管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但存在的非理性“虚火”成分值得反思。

  上世纪自80年代起,中国矿业一派繁荣,国营、集体、个人蜂拥而上,全国矿山数量飙升到30多万个,“小而乱”成为矿业界面临的严重问题,矿业开发引发的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走过低潮,到了21世纪头10年的中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多重元素的推动下,中国矿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炒矿”问题随之凸显,各路资金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平台奔矿而来。在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找矿潜力大的新疆,甚至出现了“老板提着现金到处找矿投资”的情况。对行业来讲,有资金投入原本是好事,但当时很多资金只是为了“炒矿”。不少投资人低价收购矿业权后,稍作包装就能在市场上以高于原价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出手。

  总结前两个周期出现的问题,近3年的矿业低迷,某种程度可以看成是对“炒矿”的撤火。如果我们能以此为鉴,增强理性,对未来的矿业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务之急,是用政府调控之手引导矿业走向理性轨道。譬如:这些年政府设立了各类保护区,但之后是否要进行调整,或者根据什么情况调整等,需要政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

  理性对待矿业开发,同时需要全社会的正确认识。对于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多数人仍停留在“非此即彼”的认识层面,认为要保护环境就不能搞矿业开发。事实上,近些年国土资源部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后,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实例,一些矿山还成了旅游热点景区。

  对业界而言,理性更显重要。除了需要认识到矿业的周期性波动外,还应当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放到社会发展大环境中进行理性思考。记者以为,中国矿业市场的上一轮火热,已成为“曾经的故事”,今后即使矿业形势出现反弹,再回到过去水平的可能性也极低。因此,要想在矿业界“掘金”,就得“苦练内功”,从管理、技术等生产经营要素上想办法,通过多项进步提升赢利能力。面对市场,要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的形势,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勇敢地参与到国际矿业合作中。对待社会,要主动承担起反哺社会的责任,在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中贡献力量……

  理性,社会才会和谐。理性,矿业才会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于德福)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姜大明会见格陵兰自治政府财政部长、第一副首相兼矿产资源部
部长安德烈亚斯·雷内·奥丹姆一行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时间:2015-10-22

  10月21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天津会见了参加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格陵兰自治政府财政部长、第一副首相兼矿产资源部部长安德烈亚斯· 雷内·奥丹姆(Andreas René Uldum),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在地质和矿业领域的广泛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参加会见。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部分矿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赵心浩 摄 徐晓婧 编)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姜大明会见厄立特里亚能源和矿业部部长塞巴特·埃弗雷姆一行

来源: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出处: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    时间:2015-10-22

  10月21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天津会见了参加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厄立特里亚能源和矿业部部长塞巴特·埃弗雷姆(Sebhat Ephrem Amanuel)一行,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地质和矿业领域的广泛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参加会见。 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部分矿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见。赵心浩 摄 徐晓婧 编)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

 

王小烈会见墨西哥地质调查局局长劳尔•克鲁斯•里奥斯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出处: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    时间:2015-10-22

  10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会见了墨西哥地质调查局局长劳尔•克鲁斯•里奥斯一行,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王小烈向墨西哥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基本情况,他指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所属的三个局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以“瞄准重大需求、解决重大问题、聚焦重大目标、形成重大成果”为导向,精心组织实施“九大计划”,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已与世界上近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构建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格局网络网。与墨西哥也在地质和矿业等领域密切沟通,开展了广泛合作。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劳尔•克鲁斯•里奥斯一行向我局展示了反应墨西哥地质调查发展改革的短片,指出地质调查工作为矿物资源和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下一步墨西哥计划与地调局南京中心就进一步合作进行深入交谈,进一步明确双方在合作方面内容,并为下一阶段工作打下基础。   会谈的最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对方赠送了地质调查相关图集。王小烈表示,双方要继续加大合作,期盼墨西哥团明年继续参加天津国际矿业大会,并祝一行今年访华取得圆满成功,在华期间生活愉快。   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负责人,直属单位有关负责人陪同会见。(中国地质调查局大会宣传组)

  展会背景:中国国际矿业大会(CHINA MINING)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作为全球矿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是世界顶级矿业盛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矿产勘探、开发交易平台之一,涵盖了地质勘查、勘探开发、矿权交易、矿业投融资、冶炼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矿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为国内外矿业企业创造交流机会、加强相互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0-23日在天津市区的梅江会展中心举行。(www.chinaminingt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