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新疆“358”地质找矿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8年成果,对25个先进单位、100个优秀项目成果、15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部署新疆新一轮“358”地质找矿计划。会议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展情况报告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就会议召开作出批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党组副书记彭家瑞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闻中心
尼日利亚—中国矿业投资论坛在京举行
11月23日上午,由尼日利亚矿产和钢铁发展部、尼日利亚SPV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尼日利亚—中国矿业投资论坛在京举办。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愿与尼日利亚等国共同完善交流合作机制,打造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尼日利亚矿产和钢铁发展部国务部长阿布巴卡·布瓦里(Abubakar Bawa Bwari)出席论坛。
曹卫星代表中国国土资源部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矿业合作是中国与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本次论坛是继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以后,中尼两国矿业交流合作的又一个重要平台,为推动中尼矿业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提供了重要契机。
多部门联合召开会议要求建立煤炭行业平稳发展长效机制
国家发改委近日同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推动签订中长期合同做好煤炭稳定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有关地区、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煤炭行业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
前一阶段,重点煤炭、发电企业就电煤中长期合同进行了全面协商,确定从12月1日起,按照“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模式、5500大卡动力煤535元/吨的基准价格水平执行,改变了以往定量不定价的做法。为了保证合同执行,还突出强调了违约条款和监管内容,有关政府部门、铁路方面也将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运力支持。11月8日、11日,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分两批与装机容量、火电量均占全国44%左右的五大发电集团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锁定了资源和运力。目前煤炭、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开始在更大范围进行,由于重点企业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和市场预期改善,同煤、伊泰、粤电、浙能等地方企业正在积极跟进。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获审议通过
1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张高丽出席。
会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作了汇报,能源委成员单位和相关专家发了言。李克强说,能源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当前,面对国际能源供求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能源技术变革方兴未艾的形势,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必须抓住机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国际合作,优化能源结构,努力补上能源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质量效益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关键技术缺乏等诸多短板,提升能源产业竞争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更好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全国找矿突破行动第三阶段将以“三深”战略为驱动
在11月16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亮相的国土资源部新闻发言人王昆表示,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以深地、深海、深空等“三深”科技发展战略为驱动,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
国土资源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三深”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建向地球深部进军、向深海空间拓展和深空对地观测的国土资源战略科技新格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显示,我国深地、深海探测和航空物探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包括:我国自主研制成功“海马号”4500米级深海非载人遥控探测潜水器、“海牛号”3000米级海底多用途钻机、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器等关键地质技术装备。2000米固体矿产钻探技术及装备在勘查中广泛应用,正在向3500米攻关。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首台万米科学钻机在松辽盆地设计深度6400米的“松科二井”钻探中投入使用,这是亚洲迄今最深的科学钻,整体装备水平跻身世界前列。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统投入找矿一线,机载成像光谱仪试飞成功。
解振华:减少煤炭消费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应对气侯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日前发布。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请他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年度报告》的具体情况?
解振华:《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国大会于本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中国政府派出由80多位各有关部门的代表组织代表团参会,谈判几十个议题。这次气候大会是《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缔约国大会,也将是一次落实行动的大会。会议主要是谈判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提出规划安排;督促各国落实2020年前应对气侯变化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的落实情况以及各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情况。第二周将举行《巴黎协定》生效的庆祝活动,召开第一次《巴黎协定》的缔约国大会。
第六届中国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交流会召开
11月11-13日,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交流会于河南省郑州市召开。
过去几年,我国的非金属矿行业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非金属矿行业在矿业的冬天里仍保留暖意。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非金属矿企业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5457亿元,连续3年递增,行业集约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非金属矿的需求有增无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开放保障未来我国矿产安全
11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国研智库论坛2016年会,发布2015~2016年度重要研究成果。该中心重大研究课题报告《新兴大国的竞争力升级战略》提出:通过开放保障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战略构想,实现矿产资源安全战略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指出,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动力调整、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以及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中国矿产品需求中心发生重大转移,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大宗矿产需求已经或将达到峰值,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需求呈迅速增长态势,未来将长期持续增长。